查看原文
其他

“东方红”装上智能新引擎

中国电子报 中国电子报 2024-04-02

编者按: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引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向纵深发展,千行百业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颠覆性的挑战。在工业领域,人工智能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变量,工业大模型的落地生根将为制造企业探索新型工业化提供全新路径。中国电子报开设“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专栏,走进一线、走进工厂、走进企业,全方位报道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生动实践。

在记忆中,拖拉机总是伴随着“突突突”的噪音奔跑在乡间小路上,方方正正的车头旁伸出一根细长的烟囱,不断涌出黑烟,散发出刺鼻的柴油味。而今天,拖拉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已经焕然一新。

三月春耕正忙时,《中国电子报》记者走进中国第一台拖拉机“东方红”的诞生地——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拖”),探寻农机装备制造业践行新型工业化的故事。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柴油机智能装配线
拖拉机摇身变为“智能体”
在走进中国一拖之前,记者从未想过一台拖拉机也可以“玩”出这么多新花样。除了绚丽多彩的“外衣”和类似变形金刚擎天柱的炫酷外形,无人驾驶、人机交互、智能控制等“新标签”为拖拉机增添了浓浓的科技范儿。
“中国一拖的前身是第一拖拉机制造厂,1955年建厂,是新中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打造出了中国驰名商标‘东方红’。自投产以来,中国一拖已累计向社会提供超过372万台拖拉机和327万台动力机械。”中国一拖信息中心系统应用科科长张长红对记者说道。
提及自家生产的拖拉机,这位刚刚还略显拘谨的“行家”很快就放松下来,开始侃侃而谈。可满足主粮生产作业全程智能化无人化操作的“东方红”LF2204无人驾驶拖拉机;国内首台、采用自主研发的高效能量管理系统与智能电驱调速控制单元的“东方红”HB2204混合动力轮式拖拉机;填补了国内丘陵山地专业型拖拉机产品空白的“东方红”MH904M丘陵山地拖拉机……多年来,中国一拖不断刷新国内农机装备的生产标准。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柴油机智能装配线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机技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推动智能农机在智慧农业中的突破和应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如是说道。日前,阿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执委安筱鹏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切硬件设备都将被人工智能驱动。农机设备自然也不例外。
作为是我国农机占比最大、应用最广的机械设备,拖拉机是引领农机设备智能化升级的一个重要切口。今天,新一代拖拉机已经从简单的生产工具进化为能够辅助农耕作业的“智能体”。
“在产品智能化方面,我们在拖拉机上加装了智能终端T-Box,可以实时回传拖拉机的自身工况,比如发动机转速、油温、水温等,通过对智能终端收集的车辆运行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实现远程诊断与维护。这样的智能拖拉机现已投入使用。”张长红对记者介绍说道。
他表示,未来智能拖拉机还将对农田环境,如土地温度、湿度、气温、作物生长情况等重要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与回传,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的决策支持。
人工智能贯穿生产各个环节
一年之计在于春。伴随着春耕订单纷至沓来,中国一拖已全面进入高产状态。抢生产、抓进度,厂区内的各条产线“火力全开”。在中国一拖柴油机装配车间,记者再次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巨大改变。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条YTN3柴油机装配线是中国一拖目前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一条柴油机产线,采用岛式智能工作站模式,选用机器人、3D视觉、在线检测等智能设备,物流过程采用智能立库、AGV等先进物流装备,自动化率达到60%以上。”一拖(洛阳)柴油机有限公司工艺技术部部长唐海兵对记者说道。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柴油机智能装配线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长达400多米的装配线呈S状盘旋在车间中央。装配线两侧整齐分布着一个个黄色的机械臂和一台台白色的智能化设备。机械臂按照既定轨道组装着柴油机零部件,旁边的智能化设备则实时监控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地面上,AGV小车顺着系统规划的物流路线灵活穿梭,将所需物料运送到指定位置,扮演着小小“送货员”的角色。
“柴油机是拖拉机的‘心脏’,也是‘动力源’。一台柴油机包含数百个零部件。原来大概需要300多个工人,两班倒,产能勉强才能达到每天300多台。经过智能化改造后,两条装配线只需要180个工人,产能就能轻松达到每天450台。尤其在春耕销售旺季时,产线全开,产能甚至可以达到600多台,这在行业内处于先进水平。”唐海兵说道。
随着柴油机逐渐装配成形,记者也跟随传送带来到了质检区。在这里,记者看到一个巨大的机械臂围绕着柴油机缸体不断转动,工人师傅只需从旁边智慧大屏上查看缸体表面的细节画面与实时数据。
“中国联通为中国一拖提供了5G+AI智能质检技术,主要利用5G网络,基于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机械臂路径规划等领先的算法,助其实现了脱离人工的智能化质检。”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洛阳市分公司副总经理高磊对记者说道。
据她介绍,AI质检实现了从之前的每个人每100秒检测30个点进化到现在的90秒检测150个点的突破,不仅检测效率提升了500%,同时检测盲点覆盖率也达到了100%,这让柴油机检测实现了全程无人化作业和自学习模式。
“智能化”思维落地生根
随着工厂里的人工智能应用越来越多,“智能化”思维开始在一线员工的心中“生根发芽”。
“今年是我在车间工作的第19年,平时主要负责东方红柴油机智能生产线品质提升、典型问题分析攻关、质量防错体系建设以及标准化作业方面的工作。”一拖(洛阳)柴油机有限公司装配车间质量员马园园对记者说道。记者看到他时,他正在记录一台智能涂胶设备的运行数据。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柴油机智能装配线
据马园园介绍,东方红柴油机装配线采用了人工智能设备为机体油底壳端面进行涂胶,通过设备自动涂胶、智能检测及对比防错等操作,涂胶的效率和精准度大大提升。
“这些年,看着产线上的生产设备不断升级,我们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最快每100秒就可以生产出一台柴油机,东方红柴油机的品质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大家的工作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看到这些天翻地覆的变化,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马园园感慨地说道。谈及未来规划,他表示将不断学习新技术,提升专业技能,与工厂共同成长。
近日,中国一拖生产的30台出口缅甸的YTO拖拉机已经顺利下线,在缅甸市场迎来开门红。而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近200台带着“东方红”标志的拖拉机陆续发往非洲。
“中国一拖目前已有10余条智能化产线,其中拖拉机年产量达到十余万台,产品销往亚洲、非洲、东欧、俄语区等多个国家与地区,我们正在把中国智能制造品牌推向全球。”张长红骄傲地表示。
放眼全球市场,以美国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公司、德国道依茨法尔、德国CLAAS等为代表的农机装备制造公司凭借领先技术占据市场优势。我国农机装备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机遇。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全年我国拖拉机产量达到55万台,比上年略降3.11%。
如今,农机装备的智能化发展趋势让中国厂商看到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机器视觉……这些曾经看上去似乎与农业毫无干系的高科技,如今却已成为吸引各大农机装备制造企业争相布局的新赛道。
正如中国一拖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继国所言:“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创新,发展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人工智能的萌芽在农机装备领域迎风而长,散发出勃勃生机。
延伸阅读:
RISC-V生态建设进入2.0时代
视听电子“驶进”春天


作者丨宋婧
编辑丨赵晨
美编丨马利亚
监制丨连晓东
点个“在看”不失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